隆门资本王海宁在“融资中国2022(第11届)资本年会”早期专场论坛的精彩演讲实录
隆门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海宁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隆门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我们是2017年做的基金,主要关注在医药和医疗方向,以创新药、生物药和医疗器械的投资,主要阶段也是早期,初创企业的投资。
我们投创新药和生物药比较多,医药投资专业门槛很高,特别是我们投的阶段,基本都是临床前,技术方向也很新,更多是基于对专业、技术和团队的判断,需要花很多时间做研究。
另外,我们打交道的也主要是科学家,需要对科学有很深的认知,才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我们的特点就是通过学习和研究,搞懂科学逻辑,形成价值判断,找到早期投资的确定性。
这几年我们做医药投资还是蛮幸运的,政策和资本都是最好的时候。早几年大家不太敢投医药创新,政策不明朗、烧钱也厉害,没有资本接力很难。这几年资本化通道很通畅,对医药创新有接纳度。我们投的阶段很早,足够便宜,所以对未来资本路径思考相对偏少。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重要的是投到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的标准有两点:第一、要有临床价值,关注没有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扎堆投拥挤的门类,出来价值也不大;第二、技术上有差异性,技术平台和专利有壁垒。
现在的资本市场,真正有价值的企业不缺资本退出的路径,好的药品和企业,未来上市也好、并购也好、权益合作也好、股权转让也好,不会缺退出的方式。怕的是扎堆投,投出来的东西没有差异、没有价值。
早期投资风险更大?并非一定如此。现在医药的投资,阶段其实有些打乱了。即便已经上市的创新药企业,从产业化来讲也是早期的,大部分在研发阶段。无非是资本上定义出它是A轮、C轮,或者PRE-IPO,从产业上来讲都是早期的,风险并没有随着轮次的增加而变小多少,增加更多的是估值和投资成本。
每个轮次的投资都不好做。内卷越来越厉害,医药投资这几年积累的泡沫也越来越大,优质资产永远是稀缺的。
从阶段上讲,我们基金越投越早。2020年,我们出手了五六亿,投了十多个项目,有些项目阶段在成长期。2021年,出手的项目数量更多了,但只投了两个多亿,我们也拒掉了一些LP的钱。说明我们越投越早,我感觉有些阶段的投资,很难找到舒服的项目。
我们做早期发现比较多,好项目发现的效率不可避免的在降低。过去几年我们投的很舒服,投了几十个项目,对应几十个技术门类。每次发现更新的,都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对团队的研究能力的挑战越来越大。另外,技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需要很多年。优质赛道和项目,不可能凭空蹦出来。好的机构要靠研究发现价值,纯粹玩资本没意思、也不长久。
今年,我们有可能继续压缩投资规模,阶段上可能会更早一些,有可能需要做更多孵化和转化。研究透了再投,这就是确定性,要投在自己的逻辑上、投在舒服的阶段。单纯为了投而投,一定会积聚投资风险。
本文内容来源于融中财经公众号,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