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门分享】2月精选-神经及细胞治疗领域最新进展以及重大产业消息
本文为隆门资本转载文章,原文作者为霍德生物,微信号:hopstem2017,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神经及细胞治疗领域最新进展
01 Nat Commun I 临床试验: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以治疗帕金森
近日来自西班牙圣保罗大学的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Blood-brain barrier opening with focused ultrasound in 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的文章。研究者发现MRgFUS-BBB开放在PDD中是安全的、可逆的,并且可以反复进行。该研究为BBB开放给药治疗P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痴呆症的概念提供了思路。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1022-9
02 PNAS:用了近十年的血脑屏障研究模型竟然是错的?
近日来自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团队在《PNAS》上发表了《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epithelium misidentified as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um requires ETS factors to acquire vascular fate》的文章。研究者发现之前被广泛使用的创建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的方法实际上得到是错误的细胞类型。研究团队发现,将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大脑内皮细胞,还需要过表达三个关键转录因子ETV2、FLI1 和 ERG,这些发现有助于开发更强大的体外血脑屏障研究模型,促进神经功能疾病的研究和药物发现。
原文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8/e2016950118
03 EurekAlert! I 芯片上的神经元回路:寻找大脑如何计算信息
近日来自英国阿斯顿大学的团队在《EurekAlert!》上发表了《Stem cell AI -- 'brain on a chip' project aims to revolutionize computing power》的文章。研究小组将把该项目将在培养皿中设计神经元回路并训练它们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将为大脑如何计算信息并找到解决方案提供新的见解。阿斯顿大学数学教授David Saad说: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人类大脑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极大地提高计算机帮助我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相信,这个项目有可能突破目前处理能力和能源消耗的局限,从而带来机器学习技术的范式转变。"
原文链接:https://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1/au-sca012621.php
04 Stem Cell Reports | 基于iPSC来源视网膜类器官模型,AAV基因疗法
近日来自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的团队在《Stem Cell Reports》上发表了《Gene Therapy of Dominant CRX-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 using Patient Stem Cell-Derived Retinal Organoids》的文章。研究者采用患者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构建了显性CRX-LCA的视网膜类器官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证明了使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递送CRX作为基因增强策略的可行性。其基因增强策略对于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罕见、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治疗潜力。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temcr.2020.12.018
05 Nature Neuroscience I 人脑类器官的体外培养可发育至产后时期状态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Long-term maturation of human cortical organoids matches key early postnatal transitions》的文章。研究者利用表观遗传、转录组学等手段全面评估了由iPSC分化得到的大脑类器官的成熟度。研究人员发现体内固有发育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体外持续存在。这将为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建模、机制研究以及药物筛选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1-00802-y
06 Nat Biotechnol I 能够模拟早期心脏发育的过程的心脏类器官
2月8日,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Robert Zweigerdt研究小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Human heart-forming organoids recapitulate early heart and foregut development》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将多能干细胞(包括iPSC和ESC)定向诱导分化形成具有复杂结构、自组装的三维心脏类器官,其能够模拟早期心脏和前肠发育过程。为研究人类胚胎发生机制、构建疾病模型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重要工具。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7-021-00815-9
07 Science I 通过脑类器官研究人类大脑的进化
2月12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Alysson R Muotri研究小组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Reintroduction of the archaic variant of NOVA1 in cortical organoids alters neurodevelopment》的文章,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将古人类的NOVA1等位基因引入现代人的多能干细胞中,并进一步诱导分化为大脑皮层类器官。NOVA1单个碱基的突变引起了大脑皮层类器官的形态、突触蛋白及电生理活动不同,从而证实一个碱基的突变让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以及丹尼索瓦人的大脑变得不同。目前该研究小组还有60个差异基因需要开展类似的研究。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x2537
08 Science I 胆管类器官成功修复受损肝脏
2月19日,Science背靠背发表了剑桥大学MRC干细胞研究所Ludovic Vallier研究小组题为《Cholangiocyte organoids can repair bile duct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human liver》的文章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Holger Willenbring研究小组题为《Emerging cell therapy for biliary diseases》的文章。剑桥大学团队将胆管类器官移植到小鼠体内,修复了受损的胆管,并展现出其可塑性,获得体内的特征。作者进一步在“灌注系统”中,首次证明移植的类器官能够修复人的胆管并恢复其功能。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az6964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g3179
重大产业消息
01 拜耳10亿美元估值买下的多能干细胞衍生细胞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拜耳全资子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于2021年1月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多能干细胞衍生细胞药物产品DA01的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以启动针对帕金森症的I期临床试验,这也是美国首次在帕金森症患者中研究多能干细胞衍生多巴胺神经元的新药临床试验,以评估 DA01 在 帕金森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此外去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美国MGH科学家 Kwang-Soo Kim团队进行的一例帕金森症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结果,此临床实验也通过了FDA的17145审批(可以认为相当于中国卫健委备案的、研究者发起的单人的临床研究)。
信息来源:https://bluerocktx.com/news/bluerock-therapeutics-in-collaboration-with-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receives-ind-clearance-for-da01-in-parkinsons-disease/
相关阅读:首例自体iPSC分化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展现出良好安全性
02 治疗卒中,呈诺医学iPSC来源的EPC细胞产品ALF201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2021年1月18日呈诺医学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经受理其针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iPSC来源细胞药物产品ALF201,即通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定向诱导分化得到的异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这也是目前我国受理的第一家公司的iPSC衍生细胞药物IND申请。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97WRVY-si7EU_I58OR7rw
03 开发iPSC来源的CAR-NK,高达7.6亿美元的最新合作达成
2021年2月16日Cytovia Therapeutics宣布已经和专注于开发基于基因编辑的异体CAR -T细胞疗法(UCART)的Cellectis达成高达7.6亿美元的战略研究与开发合作,以开发基于TALEN®基因编辑的iPSC NK和CAR-NK细胞。Cytovia Therapeutics是一家新兴的生物制药公司,正在开发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异体“现货(off-the-shelf)”基因编辑的自然杀伤(NK)细胞和嵌合抗原受体(CAR)NK细胞疗法。
信息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pdLyH0DNYcdqwTWebXqEbg
04 CDE:《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
为更好引导和促进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开发,药品审评中心通过对行业调研、文献收集和专家咨询讨论会等工作,在已有《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科学认知,经中心内部讨论形成《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信息来源:http://cdsip.nhc.gov.cn/policy/show33554.html